时间:09-08 作者: 浏览量:35634
孩子說,一分錢只能買到這么多。
游哲免領命而去。
范圍和倒轉范圍是一種類型。
12年,所以每隔
-- 90
事情的真相其實頗簡單。大家習慣上所說的“哲學”,是由兩種極不同的要素組成的。一方面,有一些科學性的或邏輯性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夠用一般人意見一致的方法處理。另一方面,又有一些為很多人熱烈感興趣、而在哪一方面都沒有確實證據的問題。后一類問題中有一些是不可能超然對待的實際問題。在起了戰爭時,我必須支持本國,否則必定和朋友們及官方都發生痛苦的糾紛。向來有許多時期,在支持公認的宗教和反對公認的宗教之間是沒有中間路線的。為了某種理由,我們全感到在純粹理性不過問的許多問題上不可能維持懷疑的超然態度。按哲學一詞的極其通的意義講,一套“哲學”即這種超乎理性以外的諸決斷的一個有機總體。就這個意義的“哲學”來說,馬克思的主張才算基本上正確。但是,甚至按這個意義講,一套哲學也不單是由經濟性的原因決定的,而且是由其他社會原因決定的。特別是戰爭在歷史因果關系上參與作用;而戰爭中的勝利并不總歸于經濟資源最豐富的一方。
①參考亞里士多德《尼可馬各倫理學》1103a—b。道德方面的美德是“習慣”(
因此我絕不贊成那些不肯安定而老是主張改良社會的人。他們無論在門第上講,或在機緣上講,都毋勞其擔負管理公眾事務的職任,但是他們偏愛東奔西走忙忙碌碌地叫囂改革。如果我想到在這個小冊子內,有任何地方足以把這種錯誤歸于我的話,我將絕對不會讓它出版。我不過計劃革新我個人的見地,把它建造在純屬我自己固有的根基上。我對所成功的雖多少感覺滿意,而寫這個小冊子給大家披覽,但是我并未存心叫人去仿效我的作法。那些從上帝那里得到更多天才稟賦的人,或許懷抱著更崇高的計劃,但是為一般的群眾著想恐怕就是我現在所作的這一點了。在他們看來都算是太冒險而難以模仿了。論到決心放棄本身從前所持的全部意見和信仰,就是這一個單純的決志也不是人人所應當做的。大多數的人可分為兩種,而這兩種人都不適合于這種決定。第一種是那些過于相信自己才能的人,他們都是倉猝地下判斷,無耐心作系統的思想。這種人一旦懷疑自己一向所保持的信念,離棄了平坦康莊,便永遠不會知道如何行走那直通捷徑的羊腸小道,終于迷失方向而彷徨終身。第二種人是具有足夠的覺感或虛心,以至于承認在分辨真偽的事上,別人比他自己更能干,所以應多多領教,并以毋寧信服別人的意見為滿足,而不愿依憑自己的理性去追尋更正確的實際。至于我自己,假使我從來只跟一個教師學習,或是向不熟悉自從有史以來所流行于一般偉大學者之間的學說是怎樣分歧百出的人學習,那現在我無疑地也是屬于第二種人。然而,我遠在大學讀書的時期,就深知任何一種意見,無論它是如何荒誕離奇,只要能夠想象得出,沒有不是曾經被哲學家所提倡過的。后來在我的四方行役中,我才看出那些與我們保持絕對相反意見的民族,并不因此就是野蠻兇悍的民族;相反地,他們和我們一樣或比我們更多善用理性。我同時也注意到:一個人既然有一樣的理性,但是如果他生長在法國或德國,便和他生長在中國人或其他野蠻人中所養成的品質和性格大不相同。同時有些時裝的樣式,在10年前頗受人們歡迎,在10年之內可能再受歡迎,但是往后卻被看作放誕可笑。因此我便推想:我們的意見極大多數是以風俗習慣和已 有的成例為依據,而少以準確的知識作根據,而且無論如何,大多數人的同意不一定就能保證那些不易被發現的真理,因為這一類的真理,大多都 是一個人單獨的尋獲,而很少是許多人的集體發見。同時我既然在大眾的意見中,尋找不出任何一種值得選取的,我便迫于無奈而以自己的理性為人生的向導了。
我常常夢見母親和弟弟,我發現他們代表了我性格中的兩個側面。
友情鏈接: